bob半岛官方网全民健身|提升国民身体素养建设体育强国近年来,我国促进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体育强国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将国人参与运动、增强体质的热情转化为持之以恒的科学健身行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怎样才能真正惠及广大民众?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建设体育强国,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今天是全民健身日,我们特别分享这篇文章,请您和我们共同思考。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点燃了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增强了人们对体育育人价值的高度认同,为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乐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随着冬奥会的结束,国民参与运动的热情能否转化为持之以恒的科学健身行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否真正惠及广大民众?“双减”政策落地后,体育的育人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开发?儿童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能否得到全面改善?充分挖掘体育育人价值、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关键。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肥胖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慢性病每年导致的死亡数占全球总死亡数的71%。少动的生活方式及不健康的饮食等是肥胖与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19年,国务院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对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体质干预,以提高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2021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先后公布,数据显示,全民体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力量素质持续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仍在增加。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身体素质水平虽有提高但仍居较低水平。此外,2013—2019年, 针对北京市14个区县90所中小学4万余名学生的调研发现,中小学生异常姿态检出率较高,其中脊柱姿态不良的比例高达27%,日常姿态评估中,站姿、坐/写姿不良的比例都超过半数。
体育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良方,在帮助儿童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冠军精神”等更能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鼓舞青少年成就更好的自己。然而,在国民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的今天,各人群体育运动参与情况仍不乐观。《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7岁及以上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3次/周,≥30分钟/次,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的人数比例仅为37.2%,近33%的人不曾规律参与体育锻炼。目前3/4以上的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时间长达近9小时。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到底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
个体所具备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是其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主动健康的必要前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可见我国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已有共识:个体唯有具备健康素养,产生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才能获得持久的健康效益。缺乏对运动及运动项目的认知、运动时未能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自身的体质或身体能力未能与运动项目较好地适配等,这些可能是阻碍国民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以往为增强体育锻炼而提出的倡议或政策BOB半岛·体育官方平台,较少关注个体在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和对终身体育锻炼价值的理解,即由情感体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BOB半岛·体育官方平台、身体活动相关行为、身体能力所构成的身体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国民体质提升中的可持续性能动作用。
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功能,加强对体育或运动项目相关知识的宣传,能有效激发国民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意向。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事实上就是一种传播冰雪运动知识的特殊舞台。正是受冬(残)奥会的影响,近年来国民滑雪运动参与率突增。可想而知,国民参与冰雪运动的飞涨热情,既源于作为奥运盛事主办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更源于对冰雪运动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进而萌生了学习和参与冰雪运动的意愿。而对于跑步、游泳等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其宣传应当更多聚焦于其便捷性、广泛的健康效益、适合同伴或家庭共同参与等,同时增加及时的反馈,以此激发国民参与运动的意向。因此,应在学校、社区、公共绿地等显眼位置增加运动及身体素养教育相关信息,并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如建设数字跑道等,实现运动健身效益相关参数的及时反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校也应加强身体素养相关的教育与评估,增强儿童青少年对终身体育的理解。2019年国务院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身体素养概念框架下有关知识、动机信心、身体活动行为等的评估内容,激发学生身体活动动机,培养运动能力,以促进其终身参与并维持体育运动。
2022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体育锻炼行为的维持离不开支持性环境的建设。以往学校体育多关注对学生的干预,强调加强体育课,却忽略了校园体育设施等物理环境、校园整体文化等人文环境,以及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与鼓励对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于其他群体,更是较少关注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提升学校运动场地的可及性,增强体育设施的可利用性、安全性等,均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身体活动。同时,应研究建立校园体育支持环境标准,促进体育运动支持性环境建设。
同样,校园内支持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政策制度与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与同伴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鼓励与支持,亦会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频次。调研数据发现,校内教师普遍缺失健康意识与健身知识,身体活动不足,健康问题突出,这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关注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师既成为学生安全运动的监督者,又是学生积极运动的同伴,创建有利于学生参与运动的人文环境。
加强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建设体育强国,并非靠国家单方面的力量所能促成,而是亟须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合作,形成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动机制。《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提升各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体育教师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多数学校体育教师同时承担学生健康教育的任务。“双减”政策发布后,学校对学生的课后管理压力增大,而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改革必然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出现体育师资相对不足现象,亟须家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应积极创造条件形成学校、社区、家长联动,如学校或社区应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场地与安全保障,并充分利用“15分钟健身圈”;具有体育特长的家长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作为志愿者BOB半岛·体育官方平台,形成家长或社区志愿互助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与赛事活动,实现课外活动的良性发展。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全民健身的战略任务,强调了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体育锻炼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将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增强上升到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这是因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健康行为的重要阶段,其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会对成年期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深入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注重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培养,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