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

  BOB半岛新闻资讯     |      2024-06-16 13:03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是满族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在1991年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6月,满族珍珠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珍珠球运动是综合的非周期性集体运动,其技术、战术系统的实践操作与实践运用过程,是通过在对抗变化着的特定时间、位置、距离、场地、设施、环境条件要求下,运用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智力、生理、心理都要承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1)

  木球,回族群众俗称“打篮子”“打锁儿”或“赶毛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木球比赛场地为平整、无障碍物的长方形土质或人造草场地,长40米、宽25米。木球的形状为长圆柱体,球体长9厘米。比赛期间,交战双方每队各出场5名队员,每人手握竹、木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全长70厘米的击球板,运动传球、接球、运球和击球射门等技术,避开防守,将球击入地方球门得分,并用抢断球等防守技巧,阻止对方得分。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每半场20分钟,两半场中间休息10分钟。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2)

  蹴球原称“踢石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在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中较为流行。在1999年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蹴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蹴球比赛场地为边长10米的正方形平坦场地,所蹴之球为直径10厘米的硬塑料球,分红BOB半岛、蓝两色,标有1、2、3、4的数字,1、3号球为同一颜色BOB半岛,2、4号球为同一颜色。运动员用脚底“蹴球”,使之向前滚动,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因为蹴球的竞赛规则类似台球,所以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克”。比赛分两阶段,当一方或双方得分达到40分以上时,比赛暂停,休息3分钟后继续比赛,每场比赛当一方首先达到或超过80分时获胜,比赛结束。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3)

  毽球运动是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的。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5年,在云南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首次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用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入毛管内,与下部毯垫连结而成BOB半岛。毽球打法类似于藤球、排球。毽球比赛场地采用羽毛球双打场地,比赛时双方各派3名选手出场,其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触球。比赛采三局两胜制,以先得15分并至少比对方多得2分者为胜一局。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4)

  龙舟是一项在各民族群众中都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国壮族、苗族、傣族、白族、土家族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都有在节日赛龙舟的风俗。在1991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龙舟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运动集众多划手于一舟,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后划水,推动龙舟前进。赛龙舟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参加标准龙舟比赛的男、女队每队运动员24人;参加小龙舟比赛的男、女队每队运动员14人。在规定距离内,参加龙舟比赛的参赛队同时起航,以达到终点先后顺序决定名次。龙舟是全国民族运动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之一。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5)

  陀螺又称打陀螺,是佤族、瑶族、壮族、彝族等民族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995年,在云南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首次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陀螺是一项两队在比赛场地按守、攻循序进行且互换守、攻的比赛运动,比赛场地为长20米(女子场地19米)、宽15米的长方形,场地设旋放区和攻击区。陀螺呈锥体形,比赛一般采用非金属平头陀螺,高度10-12厘米,重量为800-900克。比赛时,守方队员用鞭绳缠绕陀螺将陀螺放入旋放区,攻方将自己陀螺抛掷以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地或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地内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场比赛的累计得分,比赛只计攻方得分,双方互相旋放击打,以当场比赛的累积得分决定该场胜负。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6)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在广西非常普及,在也有百年历史,所以也称为“桂式拔河”或者“藏式拔河”。1999年,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比赛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中央又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长约4米的绳子式布带并两端打结。比赛由两人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两人相背,将赛绳经过腹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听到比赛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爬拉动作模拟大象)。用腿腰肩颈的力量拖动布带奋力向前爬,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老为胜。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7)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是一项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高脚竞速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高脚竞速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脚踏蹬,在田径场上进行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高脚竞速所用的器材称为“高脚马”,高脚杆为竹、木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至40厘米处加制脚踏蹬。高脚竞速设男、女100米、200米、2×200米接力,以及男、女4×100米混合接力七个竞赛项目。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8)

  板鞋竞速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板鞋竞速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板鞋竞速在标准的田径场地上进行,场地线厘米、宽度为9厘米、厚度为3厘米的木料制成 (以3人板鞋为例),每只板鞋配有三块宽度为5厘米的护足面皮,分别固定在板鞋规定距离上。板鞋竞速由3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该项目设男、女60米、100米,以及2x 100米混合接力等。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9)

  武术是一项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且具独特风格和套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武术首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武术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武术比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根据比赛人数和性别,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男子组和女子组进行比赛。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武术竞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和对练三种。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10)

  民族式摔跤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时因地因习俗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摔跤都有着本民族的特色和自己的规则。民族式摔跤的竞赛项目包括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满族、回族式摔跤)以及希日木(朝鲜族摔跤)六个跤种。

  摔跤是两人徒手直接接触、相互搂抱或抓握使用各种技术把对方摔倒的一项民族的体育传统运动。自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摔跤就成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是元老级的竞赛项目。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11)

  民族健身操是由各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健身中的习惯动作编成的健身操,以众多民族典型的舞蹈元素为动作素材,把健身作为第一要素,将民族舞蹈的柔美与健身操的力度自然、流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动作的健、力、美,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健身完美结合。

  民族健身操由徒手操和持轻器械健身操组成。比赛分为规定套路和自编、自选民族健身操。比赛时上场运动员16人,其中男运动员不少于4人,比赛着具有民族特色且便于运动的服装。民族健身操是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增的表演项目,因受大家喜爱,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其增加到竞赛项目序列。

BOB·半岛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图12)

  空竹球是第八届河南省民族运动会首次设置的竞赛项目。该项目是近年来空竹界兴起的一项崭新的运动,是在单头空竹抛接的基础上结合羽毛球、排球、网球等非身体接触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融合抖空竹运动而开拓创新的一种竞技运动。

  空竹球比赛规则与羽毛球类似,一块羽毛球场大小的场地,中间有网,两侧一方各站一人或俩人,双方像打羽毛球一样,一方抛空竹,一方接空竹。2005年,开封市空竹爱好者在传统抖空竹的基础上创新出了“空竹球”运动项目。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个迎奥运空竹比赛上,河南选手展演了空竹球运动,之后,该项运动走向全国各地,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喜爱。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