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sports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青岛有这些创新举措→

  BOB半岛新闻资讯     |      2024-06-13 07:54

  bobsports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青岛有这些创新举措→。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韩东;市南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区教体局党组、局长焦淑军;青岛第六十七中学校长田山;青岛实验初中校长孙晓东

bobsports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青岛有这些创新举措→(图1)

  近年来,青岛市认真学习贯彻习总关于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部署要求,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抓手,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青岛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明确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出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体教融合、近视防控、规范双姿等一揽子配套举措,强化政策供给,释放政策效应,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区市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每年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所属学校签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视觉健康水平责任书,对排名落后的学校重点跟踪、督促、指导。同时,将学生体质健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升学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优化学校体育课程方案、调整设置比例,落实“一天一节体育课”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体育课表逐级备案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市、区两级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整改-反馈机制,确保课时刚性化要求落地落实。比如,青岛二中在全国范围较早推行一天一节体育课,对于处在人生成长与发展关键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不仅增强了体质,缓解了心理压力,同时塑造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遵循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特点,用好课堂主阵地,完善创新“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以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十个一”项目为引领,推动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养成受益终生的运动习惯。据调研,“十个一”项目中“一项体育技能”落实率达100%,且已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十个一”项目。比如,青岛长沙路小学和西海岸新区弘德学校都充分挖掘了跳绳运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推行跳绳全员化,打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师生、亲子、社区跳绳比赛和活动,学生体质健康、亲子关系和社会满意度同步提升,将体育运动的“小项目”做成了以体育人的“大文章”。

  各区市、学校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探索设立体育课程和项目超市,实施体育选项走班、中职学校早晚训等试点,持续深入普及小学中、高年级游泳教学,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田径、帆船等青岛优势特色项目,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振学生精神状态。比如,市南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7+N”项体育技能,全域梯次普及体育“技能链”及冰雪等特色项目,以此促进学生体能技能和体质健康双提升。高新区实验小学创新实施“零点体育”计划,每天上午第一节组织全校学生体育课,2023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较2022年大幅提升。

  积极推动体育课与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建设、课后托管服务灵活组合。构建“家校社一体化”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家庭体育运动的指导,定期开展远足拉练、户外拓展等群体性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节、健步行等具有青岛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健全市、区、镇、校四级体育竞赛体系,市教育局常态化组织开展篮球、排球等13项市级联赛;市、区每年举办一届会、10项以上体育比赛,合计每年举办体育联赛和单项锦标赛150余项;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届综合性运动会和一届竞技与趣味相结合的运动会,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质水平。每年仅参加市级赛事的学生就超过2万人,参与各级各类运动会或体育赛事活动的学生超百万人。同时组织帆船、沙滩排球、橄榄球、击剑等专项特色赛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比如,在2024耐克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中,青岛六十七中篮球队一路披荆斩棘,勇夺全国亚军,创造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山东省最佳战绩,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全体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是教练和队员们的努力与坚守,同时也是多年来青岛市深耕学校体育工作的积累与沉淀。

  将体校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突出“三配备一打通”工作模式(资质配备、师资配备、课程配备,打通学生培养通道),持续深化体育特长生招生改革,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市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项目)和国家、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数量居全省第一。整合体育俱乐部、训练基地等社会资源,推动35个竞技体育大项进校园,百余家企业承办市级青少年体育比赛。比如,崂山区实验学校通过培养本校优秀教师、整合少儿体校教练、引进项目专职教练、与专业俱乐部合作等方式,将教师与教练有机融合,配备专职体育教师20名、体校教练10名,优势互补,成功打造优质体育教师团队,体教融合经验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市委主要领导好评。

  以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创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近8年累计招收近万人,每年200余人获得国家二级以上足球运动员等级证书,2023年输送11名青岛籍运动员入选各级别国家足球队,2024年5月我市获批全国校园足球人才改革试点地区。连续举办34届青岛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每年参赛队伍约350余支,比赛900余场,近7000人参与市级比赛,带动近40万学生经常性参与足球运动。在2024年山东省校园足球联赛(争冠组)高中组比赛中,青岛市共有男、女队6支球队参赛,均进入八强,包揽男子冠亚军,这是山东省校园足球历史上首次出现来自一个地区球队争夺冠亚军。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兼职、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招募志愿者等多种方式,解决体育教师短缺问题,目前我市中小学配备专任体育教师6300余人。同时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医教兼顾等原则,中小学校专兼职校医配备率达90%。定期组织全市体育教师基本功展示、校医专项培训等,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和专业水平。

  市区财政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资金,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及相关工作开展。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新建、改扩建学校体育场馆,推动学校优化采光照明条件、升级视觉防护教具。连续5年每年投入80万元为全市4、6、9、12岁儿童青少年建立视光档案半岛·BOB官方网站,各区市全学段屈光发育档案全覆盖,2023年投入300万元在全国较早开展在校生脊柱健康筛查。胶州市投资2170万元,完成教室照明达标改造2785间,实现了区域内中小学普通教室照明全面达标。

  青岛市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显著,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优良率两项关键指标均居全省第一,2024年青岛市作为唯一地市代表参加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加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开设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和探索。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聚焦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目标,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以校园篮球、足球、游泳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引领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着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多元发展新格局,为推动全市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商报记者:近几年青岛教育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校体育工作稳步提升,请问其中最主要的举措和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韩东:近几年,青岛不断探索强化课程落实,推进教体融合,完善体育赛事体系。成功承办第十四届全国会等重大赛事,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今年4月份作为唯一地市代表参加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加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开设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和探索。具体来说,最主要的举措和成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课程基础。落实课程要求,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实施“一天一节体育课”,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健全课程体系,出版地方教材《快乐足球》《扬帆青岛》等,开发球类、棋类、传统游戏等一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课间集体舞、竹竿舞、花样跳绳等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强化课程督查,开展体育课专项督查1300余所学校、2100余节课。学生体质健康抽测1.6万人次,薄弱学校专项抽测3000人次,约谈薄弱学校负责人,青岛市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和优良率均位居山东省第一。

  二是强化赛事引领。每年组织2万余名学生参加市级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3项学生体育联赛,带动150万名学生参与;每年举办市级、区级体育联赛和单项锦标赛150余项,参赛代表队4000余支;努力搭建节、赛、会、展、演平台,实施“班、级、校、区、社”联动,百万学生经常参与其中。青岛市在省体育联赛中综合竞赛成绩全省第一,在第一届全国学青会中获得奖牌数占全省三分之一。

  三是强化足球特色。青岛市打造各级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带动全市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获批全国校园足球优秀改革试验区。“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连续举办34届,近年来,参赛队伍每年稳定在350余支,比赛900余场,近7000人参与。全市区级联赛935支队伍、近1.4万名运动员、2150名教师、458所学校参与。青岛市包揽第一届省校园足球联赛挑战组全部4项冠军;2023年输送11名青岛籍运动员入选各级别国家足球队,占全省入选总数的68%,为全国足球事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以校园足球为龙头的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引领了习惯的全面养成,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率和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焦淑军:近年来,市南区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落实市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依托“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通过五个创新举措,全力保障体育课程开齐开好开优,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是创新普及“体育技能链”。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与学龄段特点入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一年级跳绳、二年级武术、三年级帆船、四年级游泳、五年级足球、六年级篮球、七年级排球的梯次发展的体育“技能链”,每年普及学生达4万余人。

  二是创新探索“体育课+”模式。全面推进“2+1+2”课时安排模式(即每周2节体育基础课、1节选项走班课、两节体活课),积极推动体育课与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建设、课后托管服务灵活组合,确保“每天阳光活动一小时”“课后锻炼一小时”要求。全区自创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近100个、特色体育社团近300个。

  三是创新夯实体教融合专业支持。在实施科、研、训一体化培养,推进各级名师、五星教研组示范引路,打造市南最优体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开展“百名运动健将进校园”活动,设立“名将工作室”,打造“市南体育课程资源库”,近百家校外体育专业团体,每年派遣具有校园体育指导员资格的教练员100余人,培训组建校队200余支,系统训练学生5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区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是创新应用体育智慧评价。在全市率先建设“青少年健康促进大数据平台”,通过汇总、管理、分析全区学生的体检数据、体质数据、视光数据、脊柱侧弯等指标,为学校、家长提供直观、立体的个性化健康分析报告和运动指导处方,实现学生体质健康“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纳入全区中小学年度考核,作为学校评优重要指标。

  五是创新打造自主IP赛事。精品打造“真情泳动”“悦海扬帆”“冰纷飞扬”等赛事体育品牌项目。建设市南区青少年“三长”赛事体系,仅2023年,完成覆盖全年、全学段的常态化、精品化的区、校两级体育赛事230余项,510支代表队、近2万名运动员参与其中。举办区级校园体育联赛年度颁奖盛典,颁发23项赛事163个奖项,区域呈现校园体育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市南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抽测合格率、优良率稳居省市前列。2022年市南区在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中,小学段成绩在全省所有迎检区县中位列第一;2023年在青岛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中优秀率、优良率位列全市首位;学生近视率较2022年下降5.07%;在近三年的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市南区取得了两冠一亚的佳绩。

  下一步,市南区将持续推进校园体育工作,全面构建全社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新格局,激发学校体教融合新动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新样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市南力量。

  田山: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立足教育抓体育,抓好体育促教育,形成了学校特有的体育精神和文化氛围。在抓体育、强特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举措。

  第一,坚持五育并举,强体兴校,以体育人。将体育与健康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评价管理,层层压实责任,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对学生、体育老师、班主任和班集体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二,开发校本课程,强化项目式教学。抓住体育课堂主阵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将体质测试内容与篮球、足球、田径、健美操等特色项目一起作为必修模块融入课堂教学,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开设校本课程,实施体育活动课程化,专业项目普及化,充分发挥体育在学生成长中养德、益智、勤劳、尚美的育人作用。

  第三,创新大课间形式,强化运动普及。每天坚持阳光健身一小时,自创特色健美操和冲刺跑运动,强化学生耐力训练。以“十个一”项目为抓手,普及篮球、健美操、心肺复苏应急救护三大特色项目,“人人会打篮球、人人会跳健美操、人人会心肺复苏救护技能”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半岛·BOB官方网站

  第四,深化教体融合,强化篮球特色引领。学校整合优质社会教育资源,与市篮球橄榄球管理中心半岛·BOB官方网站、俱乐部、高等院校等开展深度合作,带动篮球队、健美操、田径队、足球等专业社团齐头并进。学校篮球队经过25年的磨砺,厚积薄发,在省、市比赛乃至全国各项比赛中夺冠,今年取得耐高杯全国总决赛亚军,创造了历史。学校逐步形成了教体深度融合、篮球特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特别是篮球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学生体质抽测合格率连续三年100%。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校园篮球和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健康校园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学校篮球队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高校和专业球队培养了二百多名优秀篮球后备人才,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新的赛道。学校篮球教育和教体融合工作被《半月谈》杂志、《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下一步学校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扬敢赢不怕输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岛新闻广播记者:近几年,青岛实验初中在省市足球联赛中取得了很多成绩,请介绍一下学校足球特色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孙晓东: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我校以足球运动发展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带动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精致发展、品质发展,逐渐探索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富有学校特色、满足学生需求的学校体育教育培养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学校品牌。学校以青岛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为指导,坚持教育、体育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将足球工作与学校年度计划有机结合,协调解决校园足球工作发展中的各项问题。以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将足球运动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擦亮足球特色发展品牌。

  二、立足课堂主阵地,营造健康发展氛围。学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落实“一天一节体育课”“一周一节足球课”,分级部开设“足球大课间”,营造快乐运动、健康成长氛围,热情高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质健康合格率达100%。每学期坚持开设“校长杯”足球赛和班级足球联赛,校园足球比赛场次超百场。每班除足球运动员外,还设置学生裁判员、啦啦队、足球记者等岗位,学生参与度达100%。学校还间周开设足球选修课、足球社团、足球趣味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同学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带动了学校足球文化的发展。

  三、重视足球后备人才建设,保障球队高水平发展。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的建队思路,聘请前国家队主力前锋作为学校足球队荣誉教练,帮助制定学校足球队常规训练计划,指导球队训练工作。同时,还聘请了多位岛城知名的青少年足球专业教练员,目前学校有专职足球教练1人,兼职足球教练1人,外聘足球教练3人,教练管理队伍实力雄厚。学校设立了足球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并在天泰体育场和青铁体育运动公园租赁了两块标准11人制足球场,用于男女足队伍的周末训练、比赛等,全面保障球队高水平发展。

  近年来,学校足球队员不仅在足球技能方面实现了长足进步,同时在智育、美育等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发展。今年马上要毕业的2021级学生中,杨硕、李佳臻、王子铎同学已经凭借优异的专业表现入选中国男子U15国家男子足球队,刘殿煜同学入选U15国家女子足球队。学校球队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不仅实现了区长杯比赛的四连冠,在省市和国家级比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夺得了第三十四届市长杯男足冠军,获得了U13组别全国第19名的青岛参赛队最好成绩。在2023年山东省第一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挑战组)比赛中,学校男队和女队更是一路凯歌,双双夺冠,成为省内唯一一所男女足均登顶的学校。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以足球特色发展为契机,不断优化学校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内涵发展,为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工作贡献青岛实验初中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